
一、前言

在論文大魔王結束之後就開始了求職之路,狀態真的還沒調整過來,就要開始去思考自己的職涯,其實真的很難,想要有喘口氣的時間但人生好像不允許,好像一畢業就應該怎麼樣,要有什麼樣子的薪水要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研究所畢業好像就是有一圈金光閃閃的光環籠罩著,摘掉學歷我還剩下什麼?
「 我可以勝任嗎 … 」
也許是整個人的狀態還沒有恢復成有元氣的自己,履歷寫完之後雖然已經成功一半了,但還是對自己不夠有自信,求職網站上面的職位跟自己怎麼有點陌生,他們的JB好艱澀的感覺,我有沒有存在的價值?突然有點忘記自己是什麼模樣,看著自己的履歷,我要怎麼自我介紹?好慌好無助但同時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
「 我是誰 」
在上禮拜接二連三的投遞完履歷後,陸續接到面試邀請,第一家就是PhotoGrid ,起薪高到我以為他們發錯面試通知了

二、主軸

1. 公司
PhotoGrid 樂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前雪豹科技)
主要是一個編輯組合照片的軟體
2. 面試職位
產品經理
3.面試方式
視訊
4. 面試總時間
30分鐘 / 一面
5. 面試官人數
1人(性質 : 產品經理部門同事)
6. 面試過程

準備好了嗎! 開始面試囉!
🗨️ 自我介紹
首先,由於有準備投影片的關係,事先詢問過主管是否可以播放投影片,主管欣然接受,因此使用投影片的方式呈現,而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面試官也有不斷的提問:
「擁有三張專案經理證書,為什麼不去投專案經理而來選產品經理 ?」
「之前在天下做的專案可以描述的再詳細一點」
「在專案中擔任什麼角色?」
「最近看的一本書是什麼?」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但面試方式就像跟一個主管聊天一樣,只能將最重要的問題記下來,而在過程中也有反思自己的履歷上的重點經歷,不得不說
徹底了解自己的履歷細項之來龍去脈
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面試官第一次認識你,他對你只能從一張紙上跟你本人的對談去了解你是誰,所以你放在履歷上的內容自己必須瞭絡指掌
為什麼會擁有這些經歷?是為了什麼而去進行的專案或是創立活動?同時也需要檢視這些經歷是否跟自己的個性特質和應徵的工作內容綁在一起!
🗨️ 職位性質
結束自我介紹這部分之後,接下來就是為什麼要來申請PhotoGrid這家公司和為什麼要來應徵產品經理了,而有了以下的提問:
「為什麼要來面試我們家公司?」
「有使用過我們家APP嗎?」
「你知道我們有哪些競品嗎?」
中間還介紹了PhotoGrid目前產品部門有幾個人,還有在公司中產品經理的話語權是非常大的,對公司來說產品經理決定了很大的公司營收等等,又問了幾個關於產品經理的定義和認知

接下來
就是最艱澀的一題
「如果你是我們的產品經理,你進來之後最想要改善哪一個功能?」
我的回答那時候是,因為在第一次使用軟體的時候,覺得在分類的部分查詢有些困難,所以我想要簡化分類的功能,而當我有簡化的功能時,使用者找尋素材的速度就會變順暢,停留率也會提高,因此也可以在頁面底下安插一些相關素材廣告,這樣也可以提高分潤
我想說這個回答應該可以,結果我一說完,面試官就笑著跟我說
等等我們會發 thank you letter 給你喔XD
ㄡ我的小心臟@@,聽到這句話,我蠻想看看我當下的表情的,在面試的時候被發感謝函,第一次就上手,好刺激:))

面試官說,他期望的答案是
先訂定目標(產品經理做一個功能前都要想為什麼他要做這項功能),根據使用者使用的素材中,研究停留率越久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想出策略讓使用者購買付費素材
這好像就是擔任產品經理的思維,我將面試官的正解拆成兩大方向:
第一,為什麼要做?
身為產品經理,新增或修正一項功能背後都需要考量到商業利潤,還有目前這個軟體所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如何讓使用者提高購買素材的慾望?
第二,希望的成效?
最後的成效是讓素材購買率提升,提高營收,這才是擔任這家公司產品經理會需要擁有的思維
三、面試官回饋

「我建議你可以去看梁寧的產品思維三十講,
讀完之後妳會變得很不一樣!」
面試官在跟我分享完正解之後,他就說明當初找我來面試,是因為看到我有很多活動經驗還有又對我的medium有興趣,所以想說找我來面試看看,而在目前他們產品部門的團隊中,需要這樣特質的人!
原來我的經歷特質也是很加分
對他們來說也是很驚豔的!
雖然最後還是敗在經驗上面,不過104上面寫說要工作兩年以上,但是只要你敢投,就有機會!而且代表兩年後我就有進入的資格機會了!
第一次面試結束後,覺得眼神有點恍惚,想要專注對話但也知道自己好像盡力了xd
四、結語

這是越級打怪的面試
雖然現在失敗了
但能夠進到面試環節就已經很棒了
而且還吸收了不少經驗
在最後的提問環節,我有詢問有哪個回答我可以更加強的,有提到在進行專案描述的時候,可以再具體一點,因此我在面試結束後加強了對於自身專案的描述方式
將專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為什麼要開始這個專案?第二,成效要達到什麼目標?第三,我遇到的困難與解決辦法,結合面試過程中的反饋,整合出新的表達方式
也謝謝有這個機會可以累積經驗,透過覆盤迭帶的方式讓我的表達更清晰,下一次面試會更好!也了解他們需要即戰力的同事,可能也沒有時間培訓我,所以只好期許自己好好培養專業能力,相信在未來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的:)
好哩!接下來還會有面試文章!期待!XD